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红楼梦 在线阅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红楼梦 在线阅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买《红楼梦》,但不知道买哪个版本,大家有推荐的吗?
《红楼梦》分两个系统,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和八十回的脂批本。通行本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脂批本推荐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的“批点本”。周汝昌先生是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家。因出版《红楼梦新证》被誉为“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红学泰斗”。时至今日周先生的“新证”仍是红学爱好者及研究者的必读专著。2004年凝聚周老毕生心血的十卷本《石头记会真》出版,可以说是最接近曹雪芹原笔原意的《石头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红楼梦》是以手抄本的形式传世,那么在传抄的过程中难免有所改动,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版本学”的问题。而周老用他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对红楼梦的潜心研究将那些不同的字句逐个加以甄别,形成了所谓“周汇本”。
举一例,关于林黛玉的眼睛有许多描写最常见的是“似喜非喜含情目”,而周老则认为俄罗斯圣彼得堡珍藏的抄本最符合原笔原意,黛玉的眼睛应是“似泣非泣含露目”。这一改动一下就将黛玉的形象立体化了。
当然除了最重要的文字校对之外,“周汇本”里还有脂砚斋批语和周汝昌先生的“周按”。可以说是周先生“研红”数十年的心得体会很值得一看。
从根本上说,【最好的】红楼梦版本是不存在的,这本来就是一部残书,最好的红楼梦只能存在于每个红迷的心里(因为对每个版本的差别可能每个人的主观喜好都不会一样),只有自己对每个版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偏好。 如果退一步,从市售角度去说,那无非就是程本(为底本)和脂本(为底本),都各买一套看看,基本就能了解大概了。而至于说市售的质量,就跟普通书籍一样,看看字体大小,纸张如何啦,等等,这些其实就跟版本什么的没什么太大关系了(很难说哪个版本为底本最好,甲戌本倒是好,可人家只有16回的残稿,你能怎么办),因为市售的大部分都是各种版本综合校订的。其余就是给做研究者使用的原版的影印本,这种本子一般是用来研究的,具体就包括我上面提到的那些本子,这些本子都比较贵,而且有十几个版本之多,所以也不推荐初读者购买。
感谢邀请!
《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
鲁迅先生在论述《红楼梦》时,就精辟地概括出:“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与写法都被打破了。”
《红楼梦》最初出现,大约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只有八十回,书名叫《石头记》。
抄本流传了三四十年之后,1791年才有活字排印本出现,书名改为《红楼梦》,回数也从八十回增加到一百二十回,故事才完整了。排印本的出版者和编辑者是程伟元和高鹗,据他们声明,后四十回也是原作者曹雪芹写的,不知何故与前八十回分开了,没有流传,现由程伟元他们费力搜购得来,才使《红楼梦》成为完璧。读者当然更加欢迎这个完整的本子,从此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一直流传下来,八十回《石头记》逐渐绝迹。
直到民国初年,有几种《石头记》古抄本被学者胡适发现。经过胡适、俞平伯的研究得出结论:后四十回其实是高鹗续写,他伪称曹雪芹原稿,学术界都承认这是一个重***现。
晚清《红楼梦》版本学上又有一重***现,即苏联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的公开面世。此本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传入俄国,历尽沧桑,始赋归来,实在是文坛佳话。这个抄本的底本属于脂砚斋评本,这是毫无疑问的。
《红楼梦》的版本甚多,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红楼梦》有两大体系。一类是脂批本(请注意: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书中出现脂批所有版本的统称。)为底本的体系,一类是以程高本为底本的体系。
脂批体系的书中会出现一个叫脂砚斋的人对文章进行点评。程高本是以脂批体系的抄本为底本,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又分程甲本和程乙本。现在红学有一个专门的分支叫版本学,可见,对《红楼梦》众多版本的研究依然是一个长期探索解密的过程。
我想每一个深入了解过《红楼梦》的红谜在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倾向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