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会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会计档案管理,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公司《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各分支机构。
第二条 会计档案是指各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各单位交易或事项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具体包括:
(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清单,固定资产卡片账,其他***账簿等。
(三)财务会计报告类:公司统一规定的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表、统计报表,财务情况说明书,年度审计报告及会计报表附注等。
(四)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税收缴款书,审计、稽查报告,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财务印章登记簿,支票登记簿等。
(五)以电子信息载体存储的会计账套基础资料,记账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统计报表等。
会计档案管理保管期限办法全文?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两类:长期保管期限和短期保管期限。
长期保管期限为30年,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税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计凭证、账簿、账户、合同、协议、借款凭证、票据等。
短期保管期限为3年,包括银行对账单、发票、收据、支票等。在保管期限届满后,应当按照规定进行销毁。
亲,我这边为您查询到的答案是:一、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1.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以会计报表的有效期为准,一般为7年。
2. 对于会计档案中的会计凭证,应按照《会计凭证管理办法》的规定,保存7年。
3. 对于会计档案中的会计账簿,应按照《会计账簿管理办法》的规定,保存10年。
二、会计档案的保管方式
1. 会计档案应当***取有效的保管措施,如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取防护措施,定期检查档案的完整性等。
2. 会计档案应当***取现代化的保管方式,如***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行网络管理,实现档案的安全、有效的管理。
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各类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如下:
一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30年
2记账凭证30年
二会计账簿
3总账30年
4明细账30年
5日记账30年
全文包括32条规定,这里无法一一列举。该办法规定了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其中的保管期限从三年到永久不等。同时还规定了会计档案的保管方式、整理方法、查阅权限和销毁程序等具体细节,旨在确保企业各类会计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合规运作。如果需要了解细节信息,可以到国家档案局***或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了解具体内容。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保管期限如下:
1. 会计凭证、账簿及相关报表:至少保存10年。
2. 重要财务会议记录和决议及其执行情况:至少保存5年。
3. 审计机构所做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等资料:至少保存10年。
4. 其他与公司财务有关的文件、资料:按需要长期保存,但不应少于3年。